臺式香腸的工藝淺析

臺式香腸是目前我國流行的一種中檔低溫肉制品,比較受食客歡迎。傳統(tǒng)臺式香腸多以豬肉為原料,香腸配料中必須含有適當的脂肪,是運用現代加工工藝技術生產的具有中式風味的灌腸類制品,由于其風味獨特、 營養(yǎng)價值高而倍受廣大消費者青睞。臺式香腸成為近年來我國灌腸類制品中發(fā)展最快的品種之一。
1 材料及設備
1.1 材料與試劑
原料:豬4#肉、脊膘。
輔料:復合磷酸鹽、復合臺式香料、亞硝酸鈉、白酒、食鹽、砂糖、味精。
1.2 主要設備
絞肉機;真空攪拌鍋;肥肉切丁機;灌腸機;真空包裝機;煙熏蒸煮箱。
2 試驗方法
2.1 產品工藝流程
2.1.1 產品工藝流程


具體的產品工藝流程詳見圖1。
2.1.2 生產加工要點
2.1.2.1 原料肉標準與修整
選用符合國標要求的原料肉,修去殘留的污血、筋膜等雜質。完成后控制肉中心溫度應在0~6℃。
原料肉加工:使用10~12mm網板絞制修整好的豬4#肉,脊膘切為0.3cm×0.3cm的膘丁,絞制后溫度應控制在0~6℃。
2.1.2.2 攪拌、腌制
料水制備:準備2~6℃冰水,將食鹽、亞硝酸鈉等加入攪拌分散均勻,料水溫度:4~8℃。
脊膘腌制:脊膘丁加入1/2白砂糖混合攪拌均勻,腌制12小時,溫度控制在0~4℃。
一次攪拌:在攪拌機中倒入料水、絞制好的原料肉,抽真空高速攪拌10min,真空度:-0.075~0.085Mpa,肉餡溫度:6~10℃。
腌制:一次攪拌完成,靜置腌制12h,環(huán)境溫度:0 ~4℃。
二次攪拌:在攪拌機中加入腌制好的料餡、脊膘丁,抽真空高速攪拌6min,真空度:-0.075~0.085Mpa,料溫:6~10℃。
2.1.2.3 灌制
采用天然豬腸衣灌制,口徑26/28mm,產品規(guī)格45 ~55g/支,灌餡時松緊適宜;完成后掛桿入蒸煮箱進行熟制,掛桿時注意腸體間距,一般間隔4~6cm為宜。
2.1.2.4 熟制
產品熟制工藝如表1所示:
表1產品熟制工藝

2.1.2.5 冷卻、包裝
熟制完成后,產品需冷卻至中心溫度15℃以下方可包裝,將腸體兩端多余腸衣修剪除去,產品進行真空包裝。
2.1.2.6 速凍
包裝完成立即速凍,速凍溫度:-40℃。
2.1.2.7 儲存銷售
產品需在低溫環(huán)境下流通銷售。儲存環(huán)境:-18℃,貨架期:6~10個月。
2.1.3 臺式香腸基本配方
豬4#精肉75kg、肥肉丁25kg、冰水8kg、白糖6kg、白酒1kg、食鹽1.6kg、磷酸鹽0.4kg、味精0.3kg、復合臺式香料0.8kg、亞硝酸鈉0.003kg。
參考文獻:劉敬齋,秦鵬飛,劉淑杰,等.臺式香腸的工藝淺析
來源:食品伙伴網食品研發(fā)創(chuàng)新服務中心-肉制品聯盟
手機版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