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柄大叢耳菌
  
發(fā)布日期:2007-10-09
 
核心提示:編號 PRB.1300 圖 例 中文學(xué)名 短柄大叢耳菌 拉丁學(xué)名 Wynnea gigantea Berk. et Curt. var. nana Pat. 中文別名 同物異名 圖 1300 短柄大叢耳菌 : 1. 子囊盤,2. 孢子,3. 子囊 分類地位 盤菌目、盤菌科、叢耳菌屬 形態(tài)特征 子囊盤較小或中等,且柄短。子囊盤呈兔耳狀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編號 | 
            PRB.1300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圖 
            例 
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學(xué)名 | 
            短柄大叢耳菌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拉丁學(xué)名 | 
            Wynnea gigantea Berk. et Curt. var. nana Pat.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別名 | 
             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同物異名 | 
              | 
            圖 1300 短柄大叢耳菌 : 1. 子囊盤,2. 孢子,3. 子囊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類地位 | 
            盤菌目、盤菌科、叢耳菌屬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形態(tài)特征 | 
            子囊盤較小或中等,且柄短。子囊盤呈兔耳狀,高10-15cm,數(shù)丁生長在一起,具一個共同的菌柄。子囊盤的外側(cè)淡棕褐色至淺褐色。內(nèi)側(cè)紅褐色至紫褐色,幼時邊緣稍內(nèi)卷 。菌內(nèi)污白至淺黃褐色。菌柄短,長1-2cm,表面粗糙或凸凹不平,凸出部分常呈黑褐色而硬。內(nèi)部比較硬而堅實,其下有塊狀黑色的菌核。子囊孢子圓形,又近似腎形,表面光滑,20-23μm×10-12μm。子囊細(xì)長呈圓筒狀,下部細(xì)長,內(nèi)有8枚孢子。側(cè)絲細(xì)長。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生態(tài)習(xí)性 | 
            秋季生於林中地上,單生。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布地區(qū) | 
            四川等。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經(jīng) 
            濟 
            用 
            途 
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記載可食用。  | 
        
    
    
#p#分頁標(biāo)題#e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