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編號(hào) | 
            PRB.1217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圖 
            例 
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學(xué)名 | 
            禾生指梗霉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拉丁學(xué)名 | 
            Sclerospora graminicola (Sacc.) Schrot.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別名 | 
            谷子白發(fā)、糖谷老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同物異名 | 
              | 
            圖 1217 禾生指梗霉 : 1. 寄主谷穗形狀, 2. 分生孢子及卵孢子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類地位 | 
            霜霉目、霜霉科、指梗霉屬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形態(tài)特征 | 
            病原菌浸染寄主粟的花序及葉片后,特別是花序由于受刺激組織內(nèi)葉緣素消失,花序轉(zhuǎn)化成為長形葉狀花苞,其后變?yōu)楹稚纸z裂呈發(fā)狀。孢囊梗生在寄主內(nèi)部的菌絲上且由氣孔伸出。孢囊梗無色,長150-200μm,直徑16-20μm,頂部分枝2-3次,主枝粗,直徑8-16μm,最后小分枝呈圓錐狀。孢子囊廣卵圓形至近球形,13-34μm×12-23μm,透明無色,萌發(fā)時(shí)形成游動(dòng)孢子。卵孢子球形,近球形至長圓形,淡黃色或黃褐色,產(chǎn)生于受浸染寄主變褐色的部分,直徑26-42μm。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生態(tài)習(xí)性 | 
            寄生于粟上,最后在花序部形成病穗呈豹尾狀。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布地區(qū) | 
            河北、山西、內(nèi)蒙古、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山東、江蘇、臺(tái)灣、河南、湖北、陜西、甘肅、新疆、四川、西藏等。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經(jīng) 
            濟(jì) 
            用 
            途 
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此菌有清濕熱 、利小便、止痢的功效。秋季采集病穗曬干備用。另可炒焦研末,調(diào)油涂敷治瘡癤濕疹。治尿道炎, 體虛, 浮腫, 尿閉等。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