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咀地星
  
發(fā)布日期:2007-10-06
 
核心提示:編號 PRB.1161 圖 例 中文學名 毛咀地星 拉丁學名 Geastrum fimbriatum (Fr.) Fischer 中文別名 同物異名 圖 1161 毛咀地星 : 1. 子實體, 2. 孢子, 3. 孢絲 分類地位 馬勃菌目、地星科、地星屬 形態(tài)特征 子實體較小 ,未開裂之前近球形,淺紅褐色。開裂后外包被反卷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編號 | 
            PRB.1161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圖 
            例 
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學名 | 
            毛咀地星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拉丁學名 | 
            Geastrum fimbriatum (Fr.) Fischer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別名 | 
             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同物異名 | 
              | 
            圖 1161 毛咀地星 : 1. 子實體, 2. 孢子, 3. 孢絲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類地位 | 
            馬勃菌目、地星科、地星屬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形態(tài)特征 | 
            子實體較小 ,未開裂之前近球形,淺紅褐色。開裂后外包被反卷,基部呈淺袋狀,上半部裂為5-9瓣。外層薄,部分脫落。內(nèi)層肉質(zhì),灰白色至褐色,與中層緊貼一起,干時開裂并常剝落。內(nèi)包被球形,無柄,直徑1-2cm,灰色,咀部突出且不很明顯。孢子球形,稍粗糙,褐色,2.5-4μm。孢絲細長,淺褐色,粗4-7μm。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生態(tài)習性 | 
            夏末秋初生于林中腐枝落葉層地上,散生或近群生,有時單生。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布地區(qū) | 
            河北、河南、湖南、寧夏、甘肅、西藏、青海、黑龍江等。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經(jīng) 
            濟 
            用 
            途 
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孢粉可藥用,有消炎、止血、解毒作用。  | 
        
    
    
#p#分頁標題#e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