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編號 | 
            PRB.1059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圖 
            例 
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學(xué)名 | 
            稀硬木層孔菌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拉丁學(xué)名 | 
            Phellinus robustas (Karst.) Bond. et Sing.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別名 | 
            稀針層孔菌、稀針層孔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同物異名 | 
            Fomes robustus Karst.  | 
            圖 1059 稀硬木層孔菌 : 1. 子實(shí)體, 2. 孢子, 3. 剛毛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類地位 | 
            非褶菌目、多孔菌科、木層孔菌屬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形態(tài)特征 | 
            子實(shí)體中等至較大,寬馬蹄形,木質(zhì)硬。菌蓋半圓形,寬5-12(14)cm,表面有稀而寬的同心環(huán)棱,灰褐色,后期變黑色龜裂,邊緣鈍而寬,生長期有細(xì)絨毛,褐色,菌肉褐色,密黃色,有光澤及同心環(huán)帶。菌管與菌肉同色,多層,管孔面土黃色至深褐色,孔圓形,每毫米約5-6個(gè),孢子球形,光滑,無色,直徑6-8μm。剛毛稀或無, 35-40μm×4-5.5μm。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生態(tài)習(xí)性 | 
            生柳、楊樹干上,多年生。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布地區(qū) | 
            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河北、四川、云南、寧夏、山西、臺灣、浙江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青海、新疆、西藏等。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經(jīng) 
            濟(jì) 
            用 
            途 
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可藥用。據(jù)報(bào)道對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抑制率分別為60%到70%。引起心材白色腐朽。此菌與針層孔菌相近似,主要區(qū)別是同心環(huán)棱紋稀而寬,裂紋較小,邊緣鈍而粗,子實(shí)層中無剛毛或稀少。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