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色枝瑚菌
  
發(fā)布日期:2007-09-12
 
核心提示:編號(hào) PRB.0867 圖 例 中文學(xué)名 金色枝瑚菌 拉丁學(xué)名 Ramaria subaurantiaca Corner 中文別名 向來(lái)洗疏(藏名) 同物異名 圖 867 金色枝瑚菌 : 1. 子實(shí)體, 2. 孢子 分類(lèi)地位 非褶菌目、枝瑚菌科、枝瑚菌屬 形態(tài)特征 子實(shí)體中等大。金黃色,高8-12cm,多分枝,干后赭褐色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編號(hào) | 
            PRB.0867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圖 
            例 
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學(xué)名 | 
            金色枝瑚菌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拉丁學(xué)名 | 
            Ramaria subaurantiaca Corner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別名 | 
            向來(lái)洗疏(藏名)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同物異名 | 
              | 
            圖 867 金色枝瑚菌 : 1. 子實(shí)體, 2. 孢子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類(lèi)地位 | 
            非褶菌目、枝瑚菌科、枝瑚菌屬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形態(tài)特征 | 
            子實(shí)體中等大。金黃色,高8-12cm,多分枝,干后赭褐色,微帶紅色,柄較粗狀,其上多次分枝,枝端鈍。菌絲無(wú)鎖狀聯(lián)合。擔(dān)子呈棒狀, 幾無(wú)色, 具4小梗。孢子橢圓形,赭黃色,有疣狀突起,含油滴,9-11.5μm×5-6μm。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生態(tài)習(xí)性 | 
            夏秋季在云杉、杜鵑等混交林地上群生。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布地區(qū) | 
            云南、西藏等。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經(jīng) 
            濟(jì) 
            用 
            途 
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可食用。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