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斑綠菇
 
  
發(fā)布日期:2007-09-11
核心提示:編號(hào) PRB.0714 圖 例 中文學(xué)名 黃斑綠菇 拉丁學(xué)名 Russula crustosa Peck 中文別名 殼狀紅菇、淡綠菇、黃斑紅菰(福建) 同物異名 圖 714 黃斑綠菇 : 1. 子實(shí)體, 2. 孢子, 3. 褶側(cè)囊體 分類地位 傘菌目、紅菇科、紅菇屬 形態(tài)特征 子實(shí)體中等大。菌蓋直徑5-10cm,淺土黃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編號(hào) | PRB.0714 | 圖 例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學(xué)名 | 黃斑綠菇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拉丁學(xué)名 | Russula crustosa Peck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別名 | 殼狀紅菇、淡綠菇、黃斑紅菰(福建)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同物異名 |  | 圖 714 黃斑綠菇 : 1. 子實(shí)體, 2. 孢子, 3. 褶側(cè)囊體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類地位 | 傘菌目、紅菇科、紅菇屬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形態(tài)特征 | 子實(shí)體中等大。菌蓋直徑5-10cm,淺土黃色或淺黃褐色,中部色略深,扁半球形,伸展后中部下凹,除中部外表面有斑狀龜裂,幼時(shí)或濕時(shí)粘,老后邊有條紋,菌肉白色,味道柔和,無特殊氣味。菌褶白色,老后變?yōu)榘等辄S色,前緣寬,近柄處窄,少數(shù)分叉,直生或凹生。菌柄白色,長3-6cm,粗1.5-2.5cm,內(nèi)部松軟,近柱形或中部膨大。孢子印白色。孢子近球形,有小疣,6.1-8.4μm×5.8-6.9μm。褶側(cè)囊狀體近梭形,47-66μm×7.3-9.1μm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生態(tài)習(xí)性 | 夏秋季于闊葉林中地上,散生或群生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布地區(qū) | 河北、江蘇、安徽、福建、廣西、廣東、貴州、湖北、陜西、四川、云南等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經(jīng) 濟(jì) 用 途 | 可食用。據(jù)記載對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為70%。此菌為外生菌根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