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編號(hào) | PRB.0514 | 圖 例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學(xué)名 | 皺蓋羅鱗傘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拉丁學(xué)名 | Rozites caperata (Pers. : Fr.) Karst.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別名 | 皺皮環(huán)銹傘、皺皮環(huán)柄菇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同物異名 | Pholiota caperata (Pers. : Fr.) Kummer | 圖 514 皺蓋羅鱗傘 : 1. 子實(shí)體, 2. 孢子, 3. 褶緣囊體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類地位 | 傘菌目、絲膜菌科、羅鱗傘屬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形態(tài)特征 | 子實(shí)體中等至稍大。菌蓋直徑5-12(15)cm,初期半球形或扁半球形,后中央凸起,伸展后呈扁平,褐黃色或土黃色,無毛或有外菌幕粉末狀殘物,有顯著的皺紋或凹凸不平。菌肉白色,中部厚。菌褶直生或彎生,稍密,寬,近白色,后呈銹色,常具有色較深或較淺的橫帶。菌柄近白色或帶淡黃色,粗壯,近圓柱形,內(nèi)實(shí),長(zhǎng)7-12(17)cm,粗1-2cm,基部有外菌幕殘痕。菌環(huán)白色或黃白色,膜質(zhì),生柄之中部或較上部。 孢子印銹褐色。孢子淡銹色,橢圓形,有小疣,11-14.6μm×7-8μm。褶緣囊體無色,近棒狀,但頂端稍尖細(xì),30-37μm×9-12μm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生態(tài)習(xí)性 | 秋季于林中地上單生、散生或群生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布地區(qū) | 黑龍江、四川、江蘇、西藏、吉林、遼寧、青海、云南等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經(jīng) 濟(jì) 用 途 | 可食用,味道鮮美,屬優(yōu)良食菌,含氨基酸10多種。試驗(yàn)有抗癌作用,對(duì)小白鼠肉瘤180抑制率為70%,對(duì)艾氏癌的抑制率為70%。此菌為樹木的外生菌根菌,與云杉、冷杉和一些闊葉樹形成菌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