球根白絲膜菌
 
  
發(fā)布日期:2007-09-08
核心提示:編號(hào) PRB.0472 圖 例 中文學(xué)名 球根白絲膜菌 拉丁學(xué)名 Leucocortinarius bulbiger (Alb. et Schw.) Sing. 中文別名 球根蘑 同物異名 圖 472 球根白絲膜菌 : 1.子實(shí)體,2.孢子 分類(lèi)地位 傘菌目、絲膜菌科、白絲膜菌屬 形態(tài)特征 子實(shí)體中等大。菌蓋直徑6-9cm,可達(dá)12cm,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編號(hào) | PRB.0472 | 圖 例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學(xué)名 | 球根白絲膜菌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拉丁學(xué)名 | Leucocortinarius bulbiger (Alb. et Schw.) Sing.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別名 | 球根蘑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同物異名 |  | 圖 472 球根白絲膜菌 : 1.子實(shí)體,2.孢子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類(lèi)地位 | 傘菌目、絲膜菌科、白絲膜菌屬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形態(tài)特征 | 子實(shí)體中等大。菌蓋直徑6-9cm,可達(dá)12cm,初期半球形,后漸平展,頂部稍突起,光滑,淡赭色,中部深色,邊緣往往有絲狀菌幕殘片。菌肉白色,較厚。菌褶近白色,后變褐色,較密,近直生至近彎生,不等長(zhǎng)。菌柄近柱形。長(zhǎng)5.5-12cm,粗0.7-1cm,污白色或帶淺黃褐色,幼時(shí)具白色絲膜狀菌環(huán),內(nèi)實(shí),具纖毛,基部明顯膨大呈球形或塊莖狀。孢子印近白色或奶油色,后變淺赭色。孢子無(wú)色,光滑,卵圓形至橢圓形,壁厚,6.4-10μm×4.6-6μm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生態(tài)習(xí)性 | 秋季在針葉林地上單生或散生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布地區(qū) | 黑龍江、甘肅、吉林等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經(jīng) 濟(jì) 用 途 | 可食用。干品具香氣。是樹(shù)木的外生菌根菌。此菌柄基部明顯膨大近球形,具絲膜,卻孢子印污白變淺赭色,故Singer建立白絲膜菌屬(Leucocortinarius)。在東北興安嶺針葉林區(qū)分布比較廣泛?墒占谩 |